2023年1月8日,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第六屆第六次分支機構工作會議采取視頻方式在京召開。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劉維林會長、王建業、巴曙松、杜鵬、李玲、谷曉紅、陸杰華、鄭曉瑛、姚遠、袁昕、高國蘭、高和、韓布新副會長、翟靜嫻秘書長以及65個分支機構的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總干事、副總干事等主要負責人、學會秘書處工作人員共計353人出席會議。
會議一共七項議程,由高和副會長主持,首先由姚遠副會長做學會2022年工作報告,并對多項核心工作做出的成績做重點說明。劉維林會長對2023年學會工作計劃要點做詳細闡述,對學會和各分支機構新一年的工作有重要指導意見。
2022年學會從分支機構組織構架、開展學術年會、學術交流、學術研究、培訓論壇、科普講座、志愿公益活動、規范發展等幾個維度考量、評選出15個先進集體,同時根據分會與總會業務對接人的工作情況,評選出6位先進個人。翟靜嫻秘書長宣讀了“關于表彰分支機構‘爭先創優’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決定”。三個先進集體代表(轉化醫學分會主任委員張寧、志愿與公益分會主任委員陳功、腫瘤康復分會主任委員楊宇飛)做了獲獎發言。
為促進新標準化法的貫徹與實施,學會于2018年獲得國家團體標準編制資格,自2019年至今已發布團體標準15項,并有多項團體標準在編、征求意見及研編。標準化委員會總干事陳首春向各分支機構介紹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團體標準編制流程。?
學會網站及新媒體是在學會秘書處指導下,由信息宣傳部進行建設運營,在近幾年的工作中已形成全媒體、全周期、多角度、高覆蓋、深觸達的宣傳模式。根據學會主管部門近幾年對于意識形態及網站宣傳等工作提出的若干規范要求,為了增強學會總會和分支機構溝通的流暢性及時性,學會常務副秘書長楊勇向各分支機構介紹了學會關于加強規范學會宣傳工作的說明,明確網站和新媒體稿件發布范圍、內容要求及2023年整體宣傳計劃。確定各分支機構主任委員或總干事為分支機構網站及新媒體運營的第一責任人,各分支機構應落實專人采編、專人審核,嚴格執行編審制度。?
總會領導和參會代表發言環節,由劉維林會長和高和副會長主持,對學會總體工作和2023工作計劃進行了深入討論,幾位在線副會長對學會工作和發展提出了建設性意見;老年骨科分會、泌尿和腎病分會、老年慢病規范診療分會、精神衛生分會、精準醫療分會、骨質疏松分會等分支機構的主任委員,對學會和本專業的工作提出了現實可行的建議。
會議總結環節,劉維林會長談到2022年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和防疫措施放開的嚴峻形勢下,學會和各分支機構克服困難,認真履行職責,勇于擔當。在政治學習、學術交流、社會服務、教育培訓、學科建設、志愿服務、公益宣傳、品牌推進、著書立說等方面取得了可圈可點的成績。
他強調,新的一年學會和分支機構仍然要側重自身建設,加強對秘書處各職能部門和學會各分支機構的管理,學會要根據自身管理服務能力和業務活動需要,切實加強分支機構日常管理和動態考核,按照社會組織管理有關規定,做好分支機構發起人和擬任負責人的背景核查和資格審查,加強名稱審核、業務范圍審定,完善征求部門意見和評估機制;要嚴把活動管理關,強化黨務、行政、審計等多方監督功能,完善年檢年報、規范資金往來、嚴控重大活動審批,防范風險,優化分支機構存量、把控分支機構增量、提升分支機構質量。積極探索建立質量控制體系、績效管理辦法,對于問題突出、長期不開展活動、不發揮作用的分支機構要及時進行調整。
他同時強調,要抓好組織保障,建立秘書處和分支機構領導班子的常態化培訓機制,開展學會新任負責人培訓、總干事定期輪訓和工作人員業務培訓。堅持需求導向,圍繞黨的建設、社團管理法律法規、社團運營實務等,切實提升學會工作人員的工作能力和業務水平。
學會第六屆理事會走過了五年的發展歷程,按章程規定應在2022年底換屆。因為疫情原因,這項工作無法推進。延期換屆申請已獲中國老齡協會批準。同時學會2018年批準組建并在同年召開成立大會的分支機構,今年應該實施換屆工作。2023年要依法依規依章程做好第六屆理事會和分支機構換屆工作。
2023年是貫徹黨的20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經過三年疫情之后正式進入后疫情時代的一年,是恢復經濟社會發展,社會生活駛入正常軌道的一年。大家一定要認識到做好2023年工作的重要性。一定要增強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以創新謀發展,創新工作思路、創新項目規劃、創新社會服務。通過持續的創新活動,不斷提升學會和分支機構的組織動員能力、社會服務能力和生存發展能力。在當前學習貫徹黨的20大精神的實踐中。學會上下一定要堅定信心、集聚力量,貫徹新理念、構建新格局,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做出努力和貢獻。
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
秘書處